杜蕾斯在微博可以說是大贏家,如今到了微信時代表現也不錯。他的自動回復主要做了四件事:
1.調研用戶來源。微信公眾號后臺有一個用戶分析數據,但這個分析做的太粗糙了,很多用戶的來源都是“其他”,如果不能知道用戶增長的主要途徑,就無法把優勢途徑加強,減少無效渠道的資源分配。雖然人工調研用戶來源比較費事,但如果人力允許的情況下,做一個統計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當你知道用戶從哪來,什么渠道是有效的,才能做好資源的傾斜。
2.增加互動,設置提問功能。我觀察的大部分公眾號都是發布一些內容,讓用戶去讀,缺少互動。互動的價值在哪里呢?如果用戶互動較多,他們會對你的公眾號有更多的認同感,可以做的更多的分享轉發。
在微博時代,轉發主要靠三件事:大號渠道維護、活躍用戶的維護、內容。而到了微信時代更注重用戶運營與內容運營,渠道的作用在變弱。
3.提示關鍵詞回復,每一個公眾號都有自己的目標用戶群體,可以針對這個群體提供一些功能,比如在杜蕾斯的公眾號之中可以回復姿勢獲取各種姿勢,這也屬于增加互動的一種方式。
4.提醒用戶使用菜單欄,這也屬于增加增加互動。在用戶添加微信公眾號關注時,如果你可以做出較為有趣或者有價值的自定義菜單來提供服務,用戶今后可能會與你有更多的互動,否則可能永遠只會偶爾看看你推送的文章,基本上不會再看菜單欄了。
豆瓣、知乎、簡書
同樣是做UGC的,我們把豆瓣、知乎、簡書放在一起來看。
由于知乎的自動回復比較簡單,這里看下知乎日報的,知乎日報的自動回復可以總結為3點:
文案具趣味性,給人感覺溫暖。
關鍵詞互動
推薦APP下載
豆瓣
相比于杜蕾斯,豆瓣的微信公眾號也迫切想知道用戶的來源,還增加了一個有獎回復。并且做了2件事:
告訴用戶,我能做什么。
你能不能下載一個我的APP?
同樣是做UGC的,我們把豆瓣、知乎、簡書放在一起來看。
簡書
簡書的自動回復也增加了APP的推薦,此外還提醒用戶可以投稿,查看往期內容,感覺簡書是做的比較中規中矩的。
剛才我們看到,在用戶關注了微信公眾號之后,有三種方式推薦用戶下載APP:
直接在被添加的自動回復之中給出url。
提示用戶回復關鍵詞或者自己到應用商店搜索。
在自定義菜單之中增加下載。
個人比較推薦第一種,簡單快捷,但這里要注意的是,url在微信之中很容易被別人舉報,或者什么原因就被封了,所以推薦使用騰訊XX寶,或者就需要及時的關注這個url是否可用。
羅輯思維
羅輯思維和之前的很多案例一樣,告訴了用戶,關注我可以提供什么服務。此外,估計很多人反饋想通過菜單或者關鍵詞看歷史記錄,最后他們直接在自動回復之中告訴大家:別反饋了,不推薦看歷史記錄。
顧爺
用圖片做被添加自動回復的很少,但還有一些,語音的就更少了。把這段語音翻譯為文字:
“你好,我是小顧。他們說聲音回復顯得更有誠意,所以我就錄了段話。首先感謝你的關注,不知道第一次聽到我的聲音會不會掉粉啊。我的編輯說我的聲音聽上去像溫州制鞋廠的老板,哎,制鞋就制鞋吧,只要是老板就行。再次感謝你的關注啊,謝謝你關注顧老板,再見。”
聲音給人的感覺更加親切,如果是女性運營人員錄一段,就更加有魅力了。
天才小熊貓
上面都是微信的案例,這里看一個微博的,天才小熊貓的自動回復趣味性很強,通過一系列問題篩選,最后可以猜出你心中想的是哪個明星,這種方式目前微信上較少,有興趣的可以將這種方式借鑒到微信上。
總結
上面眾多案例已經將微信公眾號被添加自定義回復的問題講的差不多了,你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模仿與修改即可,這里再給大家總結下:
作者:zhaixiaohu 個人網站:www.yunyingmiao.com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新浪云計算產品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