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是什么?
它是廣告。
它終于要來了。
1月21日,微信運行四周年,微信團隊送出了“廣告是生活的一部分”九個字,將朋友圈推送廣告這種盈利模式廣而告之。
雖然小編有祈禱不要接到這個選題,但當木已成舟時,小編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了。
“你準備怎么做?”
“吐槽唄。”
“很好。”
用戶,就是這么任性。
這廣告夠裝
今天不做技術討論,為什么?
其實小編的朋友圈真的沒有收到微信團隊發來的那條廣告。
在不恥下問一圈之后,小編總結發現,最近沒有更新微信版本的同事們,都沒有收到。這讓小編拍了拍撲通的小心肝,還好還好。
但是你以為這樣就能幸免于難,就太小看朋友圈的力量了。朋友們自發幫微信團隊做廣告,瘋狂轉發著截屏圖。小編沒忍住,在下面狠狠回復,你們這是要鬧哪樣!
廢話不多說,還是說回這條廣告本身(沒收到的別以為你就好運)。
六張黑底圖片,沒有花紋,只有白字:“它無孔不入”“你無處可藏”“不是它可惡”“而是它不懂你”“我們試用”“做些改變”。
小編只想說,夠了。
一個推廣文案,把靠廣告賣錢,都說得如此清新脫俗,這樣真的好嗎?就跟最近的熱播大頭劇里,范冰冰作為演員演技太差總能引起人們吐槽一樣,越是裝的廣告,真的越讓人那啥。
這酸爽,就像朋友聚會,突然來一陌生人問,先生小姐,你們要買安利嗎?
不過,看到微信上騰訊公關發來的消息標題:說好了,微信朋友圈廣告仍然將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小編心一軟,就想多說一句,你要是因為這個原因就不更新微信,肯定也會錯過“朋友圈搜索”之類的好用功能,我們還是不能“因噎廢食”吧。
變現100億
吐槽完畢,總需要說點有營養的內容。
其實最近兩年,替馬化騰操心的人不少,熱衷于討論“微信該如何盈利”,就像新浪微博當時摸索盈利模式未果一樣,估值一路下跌,最后被馬云強勢插入。去年底,騰訊銷售團隊開始接洽廣告公司,傳出2015年推朋友圈廣告的消息。這個項目盈利怎樣還不知道,倒讓馬化騰在股市上狠撈了一筆,消息刺激下騰訊股票一路看漲。
昨天早上,試發廣告面市后,有IT公司公關就說,騰訊對朋友圈廣告的“定價”是一年100億,這倒是讓小編吃驚不小。按照互聯網專家的估算,平均下來40元cpm(千人成本),微信2億用戶,高估一年也就33億。
當然,后期有效果,廣告主自然來。何況還加上額外頁面鏈接20%的付費,今年上個30億應該沒有問題吧。
微信團隊昨天推送的那條試用廣告的初衷,應該是希望廣告高大上的同時,不引起用戶反彈情緒。網友人多力量大,只要成為討論熱點,傳播分享是很容易達到的。
當然,效果真不好評價。網友們評論的熱情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更不用說這條廣告到下午的評論已經變成廣告帖了。
比如,你不小心手滑在這條廣告下面點了贊,此后你好友參與的內容都會刷爆你,如果不幸加了大量營銷達人,你會收到很多諸如“要買房上XX,你會愛上”“世界XX,冠領全球,新春置業,狂暴開啟,詳情請點XXX”……
最后,你要不想看廣告怎么辦?點選推廣信息上的“不感興趣”按鈕,它就消失了。
猜想
對于朋友圈廣告,小編也有很多想八卦的地方。但是鑒于目前得到的信息,騰訊公關部的回應是:目前這款產品仍在內測階段,對于外部流傳的投放規則、標準等信息均屬外界猜測,更多詳情,請大家耐心等待吧。
只有一點可以確定,不是所有好友都會看到同樣的廣告,這就是所謂的精準投放嗎?
誰是第一個廣告主
微博網友“互聯網的那點事”爆料稱,微信朋友圈第一個廣告被vivo拿下,今天見分曉。據消息人士透露,汽車和數碼,走頭部品牌客戶,但vivo打響第一炮稍微有點不相稱,倒不如微信自己宣稱的保時捷、大眾、可樂、聯合利華等高端品牌。
朋友圈廣告收費
合作門檻500萬起,框架合同,核心城市定向140元cpm,這個價格非常霸氣。
廣告內容要求
創意成為入選很重要標準,這個標準是微信領導來定的,據說選擇的偏好是高科技(汽車、3C)和奮斗夢想(成功拼搏,感動中國),不知道vivo屬于哪種。
鏈接:朋友圈廣告,5個必須知道的事實
1.以一個公眾號為主體發送這條內容,公眾號可能不是默認關注的。
2.廣告在信息流里第一次展示是插入到信息流的第五條,經實際測試,如果你的朋友圈一共沒有5條更新的話不會展示(這是個好創意)。
3.可以屏蔽,如果不屏蔽,這條廣告可能會一直顯示并隨新生成的內容下沉。
4.如果你參與互動,比如贊和評論,就和原生內容一樣,此后你好友參與的內容都會通知給你。
5.廣告應該會同時支持單圖和組圖、文字和鏈接,鏈接詳情是一個獨立的H5頁面可以做分享,做這個功能據可靠消息說需要額外收費。
調查:朋友圈廣告,八成網友惡心
針對微信強推朋友圈廣告,IT之家做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微信用戶表示無法接受,而在新浪科技發起的投票活動中,不能接受朋友圈廣告的用戶更是高達88.8%,大部分用戶非常排斥這種行為(作為對手,這更像新浪自己的態度)。
對于微信團隊描述的:廣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微信用戶顯然并不買賬,紛紛吐槽:“微博就是死在廣告上的,微信要重蹈覆轍”“騰訊你丫想錢想瘋了嗎”“我自己的地盤,憑啥騰訊亂發廣告”……
但也有人并不相信這會造成微信用戶的流失,畢竟忍受廣告比忍受孤獨要容易得多。